Taiwan Offers a Return to Healthy Slow Living / 慢活飲食(英文版) 本影片為慢活飲食、生活介紹。為了應對繁忙的城市生活,臺灣人正在接受慢生活,正在尋求飲食和飲食方式回歸自然。在緩緩流動的溪流和迷霧籠罩的綠色山脈中,寧靜的山脈遠離島嶼城市,讓人們可以放鬆身心,在詩情畫意的風景中體驗茶道的古老藝術。至於飲食,以天然食材烹製的手工菜餚五花八門,金瑩剔透的刺身生魚片、瓊漿玉液般的羹湯,精美的菜餚也讓健康生活和審美思維再度昇華,於舒緩的空間中享用新鮮飯菜,並在放鬆身心,精神的同時,體驗清新的呼吸和幸福的來到。慢生活與禪宗哲學的觀念很相似,緩慢的生活方式也根植於臺灣文化和審美價值之中,通過慢生活能夠讓人重新發現大自然的寧靜。 查看內容
Tamsui Kaval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ils / 淡蘭古道(英中文版) 本影片為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特別邀請國際設計大師蕭青陽擔任製作人,所執導的《淡蘭古道》系列形象影片。片中介紹蘭古道的歷史背景及發展的過程。淡蘭古道是清代往來「淡水廳」與「噶瑪蘭廳」的主要道路,承載了北臺灣先民開發的歷史足跡,同時也具有未來性。包括有主要的官道,還有茶販走的小路,或者是民間為了開墾所走出來的路。路線非常的多,必須從中篩選出健行者走起來最舒服的路線,而在行走的過程中會遇到衝擊和挑戰,一種是已變成公路,另一個挑戰是路況已崩塌,要用一些登山者走出的路來替代,來符合健行者的需求。篩選出路線後必須將其修復,以傳統的方式就地取材,以不破壞生態為前提修復,過去修復古道靠的是先民中自發的壯丁,未來也希望有志工願意投入修復工作。 查看內容
Dynamic Taiwan: Embracing the World / 活力臺灣 躍升國際(英文版) 本影片為外交部所製作的國慶影片。片中以「民主轉型、公民社會」;「踏實外交、互惠互助」;「產業創新、智慧升級」;「以人為本、永續關懷」;「多元文化、放眼世界」;「活力臺灣、躍升國際」,呈現臺灣過去1年來的充沛活力與多元包容的社會萬象。除了在臺北世大運開幕時以一棒敲出開幕聖火的陳金鋒外,包括奪牌的郭婞淳、戴資穎、鄭兆村,以及在美國大聯盟投手陳偉殷皆出現在影片中,讓全世界都可以看見臺灣的運動選手光芒。另外,「AI教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友邦外長來臺時特地拜訪的麵包師傅吳寶春,這些在各專業領域揚名國際的人物都被囊括在內,展現臺灣的豐沛能量與創意環境,孕育出多少優秀人才。並紀錄蔡英文總統的踏實外交、元首互訪等重要外交成就,非政府組織積極參與國際人道援助等貢獻國際社會的具體作為,以及政府力推的5+2創新產業政策,民主轉型與成熟公民社會的發展現況。此外,還特別刊出2016年在祕魯舉行的「APEC亞太經濟合作經濟領袖會議」的各國領袖會議。 查看內容
Los humedales de Taiwan: lucha contra la contaminación y refugios de la biodiversidad / 臺灣溼地(西班牙文版) 本影片為介紹臺灣濕地。臺灣是世界第一大的黑面琵鷺棲息地,但為何黑面琵鷺對臺灣情有獨鍾,就要從臺灣濕地說起。臺灣從海岸、河口、紅樹林,到內陸的湖泊、窪地、稻田,綿密的溼地網絡,孕育出完整而豐富的溼地生態系,且全臺48000公頃的自然溼地均受到保護,讓人讚嘆的是,溼地除了豐富的生態與動人的美景,更具備了調節洪水、淨化水質的功能,除天然濕地外,臺灣政府也建置了52處的人工溼地,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 更成功利用臨近河川大漢溪的天然地形,規劃了廣大的人工濕地,以最自然且環保的方式淨化都市廢水,每天可以處理的廢水量高達14萬8500噸。人工溼地的運作是將都市所排放的廢水導引到溼地的土地上,透過礫間過濾排水過濾水中雜質,再利用人工濕地種植水生植物,吸引蟲、魚、鳥前來繁衍,成為濕地的生態系統。接著利用生態體系的相互交流,以自然的方式分解與過濾污水,水質淨化後再排入溪流,汙水從流入到流出只需要大約五天的時間,就可以除去75%的污染量,且不耗費任何電力,是相當環保的選擇。除了淨化汙水外,還可以豐富生物多樣性,是居民觀光與生態教育的良好場所。 查看內容
臺湾の湿地:汚染とたたかう生物多様性のパラダイス / 臺灣溼地(日文版) 本影片為介紹臺灣濕地。臺灣是世界第一大的黑面琵鷺棲息地,但為何黑面琵鷺對臺灣情有獨鍾,就要從臺灣濕地說起。臺灣從海岸、河口、紅樹林,到內陸的湖泊、窪地、稻田,綿密的溼地網絡,孕育出完整而豐富的溼地生態系,且全臺48000公頃的自然溼地均受到保護,讓人讚嘆的是,溼地除了豐富的生態與動人的美景,更具備了調節洪水、淨化水質的功能,除天然濕地外,臺灣政府也建置了52處的人工溼地,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 更成功利用臨近河川大漢溪的天然地形,規劃了廣大的人工濕地,以最自然且環保的方式淨化都市廢水,每天可以處理的廢水量高達14萬8500噸。人工溼地的運作是將都市所排放的廢水導引到溼地的土地上,透過礫間過濾排水過濾水中雜質,再利用人工濕地種植水生植物,吸引蟲、魚、鳥前來繁衍,成為濕地的生態系統。接著利用生態體系的相互交流,以自然的方式分解與過濾污水,水質淨化後再排入溪流,汙水從流入到流出只需要大約五天的時間,就可以除去75%的污染量,且不耗費任何電力,是相當環保的選擇。除了淨化汙水外,還可以豐富生物多樣性,是居民觀光與生態教育的良好場所。 查看內容
Les zones humides de Taiwan: lutte contre la pollution et hâvre de biodiversité / 臺灣溼地(法文版) 本影片為介紹臺灣濕地。臺灣是世界第一大的黑面琵鷺棲息地,但為何黑面琵鷺對臺灣情有獨鍾,就要從臺灣濕地說起。臺灣從海岸、河口、紅樹林,到內陸的湖泊、窪地、稻田,綿密的溼地網絡,孕育出完整而豐富的溼地生態系,且全臺48000公頃的自然溼地均受到保護,讓人讚嘆的是,溼地除了豐富的生態與動人的美景,更具備了調節洪水、淨化水質的功能,除天然濕地外,臺灣政府也建置了52處的人工溼地,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 更成功利用臨近河川大漢溪的天然地形,規劃了廣大的人工濕地,以最自然且環保的方式淨化都市廢水,每天可以處理的廢水量高達14萬8500噸。人工溼地的運作是將都市所排放的廢水導引到溼地的土地上,透過礫間過濾排水過濾水中雜質,再利用人工濕地種植水生植物,吸引蟲、魚、鳥前來繁衍,成為濕地的生態系統。接著利用生態體系的相互交流,以自然的方式分解與過濾污水,水質淨化後再排入溪流,汙水從流入到流出只需要大約五天的時間,就可以除去75%的污染量,且不耗費任何電力,是相當環保的選擇。除了淨化汙水外,還可以豐富生物多樣性,是居民觀光與生態教育的良好場所。 查看內容
Taiwan’s Wetlands: Pollution Fighting and Havens of Biodiversity / 臺灣溼地(英文版) 本影片為介紹臺灣濕地。臺灣是世界第一大的黑面琵鷺棲息地,但為何黑面琵鷺對臺灣情有獨鍾,就要從臺灣濕地說起。臺灣從海岸、河口、紅樹林,到內陸的湖泊、窪地、稻田,綿密的溼地網絡,孕育出完整而豐富的溼地生態系,且全臺48000公頃的自然溼地均受到保護,讓人讚嘆的是,溼地除了豐富的生態與動人的美景,更具備了調節洪水、淨化水質的功能,除天然濕地外,臺灣政府也建置了52處的人工溼地,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 更成功利用臨近河川大漢溪的天然地形,規劃了廣大的人工濕地,以最自然且環保的方式淨化都市廢水,每天可以處理的廢水量高達14萬8500噸。人工溼地的運作是將都市所排放的廢水導引到溼地的土地上,透過礫間過濾排水過濾水中雜質,再利用人工濕地種植水生植物,吸引蟲、魚、鳥前來繁衍,成為濕地的生態系統。接著利用生態體系的相互交流,以自然的方式分解與過濾污水,水質淨化後再排入溪流,汙水從流入到流出只需要大約五天的時間,就可以除去75%的污染量,且不耗費任何電力,是相當環保的選擇。除了淨化汙水外,還可以豐富生物多樣性,是居民觀光與生態教育的良好場所。 查看內容
Cipreses antiguos: los árboles sagrados de Taiwan / 神木(西班牙文版) 本影片為介紹臺灣檜木。臺灣是亞洲少數擁有珍貴保育樹種的地區,大片的千年檜木森林著實為臺灣自然生態的瑰寶,雖然臺灣土地面積狹小,但特殊的自然條件加上臺灣人保護自然的決心,讓這大自然的餽贈得以屹立在臺灣土地上。全臺總共設有九座國家公園,維護自然環境及動植物,加上臺灣政府長期推動造林政策,總共為臺灣增加超過26000公頃的綠地面積,擁有如此豐富的森林景觀,是所有臺灣人的驕傲。臺灣檜木主要分為紅檜與扁柏,材質堅硬耐腐,是極優良的建材,由於生長在臺灣清新自然的原始山區,長年吸收天地間的精華與靈氣,臺灣檜木的樹齡大部分都已達千年以上,而且樹形高大粗壯,是名符其實的「神木」,如今,藉由完善規劃的檜木保護區,讓這群隱身山林的無價之寶能夠永遠的保存下去。但儘管有妥善的保護,臺灣檜木還是難逃來自大自然的挑戰,特別是閃電的威脅。以曾經是臺灣最著名的阿里山神木為例,這株自日據時代就是臺灣著名地標,不幸於1956年遭受雷擊,相關單位雖然盡力搶救,但延至1998年仍不敵大雨而與世長辭,如今,原址上仍保存著這位老前輩的遺體,不僅代表著臺灣人對神木無限的懷念,更體現著臺灣人對樹木深厚的情感,臺灣人對神木的尊敬與保護,使得自然能與現代社會共存,也使世界能看見臺灣的自然奇蹟。 查看內容
古代ヒノキ:臺湾の神木 / 神木(日文版) 本影片為介紹臺灣檜木。臺灣是亞洲少數擁有珍貴保育樹種的地區,大片的千年檜木森林著實為臺灣自然生態的瑰寶,雖然臺灣土地面積狹小,但特殊的自然條件加上臺灣人保護自然的決心,讓這大自然的餽贈得以屹立在臺灣土地上。全臺總共設有九座國家公園,維護自然環境及動植物,加上臺灣政府長期推動造林政策,總共為臺灣增加超過26000公頃的綠地面積,擁有如此豐富的森林景觀,是所有臺灣人的驕傲。臺灣檜木主要分為紅檜與扁柏,材質堅硬耐腐,是極優良的建材,由於生長在臺灣清新自然的原始山區,長年吸收天地間的精華與靈氣,臺灣檜木的樹齡大部分都已達千年以上,而且樹形高大粗壯,是名符其實的「神木」,如今,藉由完善規劃的檜木保護區,讓這群隱身山林的無價之寶能夠永遠的保存下去。但儘管有妥善的保護,臺灣檜木還是難逃來自大自然的挑戰,特別是閃電的威脅。以曾經是臺灣最著名的阿里山神木為例,這株自日據時代就是臺灣著名地標,不幸於1956年遭受雷擊,相關單位雖然盡力搶救,但延至1998年仍不敵大雨而與世長辭,如今,原址上仍保存著這位老前輩的遺體,不僅代表著臺灣人對神木無限的懷念,更體現著臺灣人對樹木深厚的情感,臺灣人對神木的尊敬與保護,使得自然能與現代社會共存,也使世界能看見臺灣的自然奇蹟。 查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