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第 2440 至 2448 項結果,共 5416 項

本網站資料係外交部典藏 相關資料將陸續更新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參觀故宮文物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參觀故宮文物

本影片為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參觀故宮文物。該行程陪同人員有行政院副院長賴英照、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杜正勝、行政院秘書長邱義仁等官員。於參觀過程中由解說人員在旁為張俊雄院長介紹,並為其展示文物畫作,說明因年久自然氧化之因素,導致畫作顏色褪變,因此將其放置桃木製的木筒中加以保存。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視察故宮博物院與參觀故宮文物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視察故宮博物院與參觀故宮文物

本影片為行政院院長張俊雄視察故宮博物院與參觀故宮文物。該行程與會人員有行政院副院長賴英照、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杜正勝、行政院秘書長邱義仁等官員。於會前張俊雄院長與故宮相關同仁在故宮博物院前合照留影。於會中故宮為災民於義賣活動中所募得的款項轉至張俊雄院長並合影留照。張俊雄院致詞表示代災民與行政院對故宮同仁為桃芝颱風的災民所募得的款項由衷表示感謝,並闡述本人於去年底曾因各部會首長的文化之旅而至故宮參觀,並表示現代化國家除經濟、政治活動外,也應該要有蓬勃的文化活動,而其也是判別國家發展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標。並闡述杜正勝院長構思如何建置新世紀的故宮,以此發揮博物館對於社交功能與文化扎根的宏效,因此張俊雄院長對故宮相關同仁的貢獻表示由衷肯定與感謝。隨後張俊雄院長在杜正勝院長的陪同下參觀故宮博物院,途中張俊雄院長與參觀民眾寒暄交流,而參觀過程中也由解說人員在旁為張俊雄院長介紹,並為其展示文物展品、畫作、龜甲、字書真跡與裝運的古箱等,並讓張俊雄院長翻閱古籍與賞玩乾隆皇帝70歲時的碧玉璽。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接見澳大利亞國會友臺小組參議員訪華團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接見澳大利亞國會友臺小組參議員訪華團

本影片為民國90年8月13日行政院院長張俊雄於行政院接待室接見澳大利亞國會友臺小組參議員訪華團。張俊雄院與外賓一一握手並表示歡迎,我國官員在旁向張院長介紹與會外賓,隨後雙方透過翻譯人員進行會談。張俊雄院長表示對澳大利亞國會友臺小組參議員訪華團的問訪表示誠摯歡迎並預祝問訪成功,也對於我國與澳大利亞兩國間實質關係與其各方面對臺灣發展的貢獻表示感謝。澳大利亞國會友臺小組參議員訪華團於8月13日與陳水扁總統會晤,雙方就貿易、簽證、WHO等問題,廣泛交流。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出席臺灣海峽兩岸聯合經貿協會成立大會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出席臺灣海峽兩岸聯合經貿協會成立大會

本影片為行政院院長張俊雄於臺北國際會議中心出席臺灣海峽兩岸聯合經貿協會成立大會。與會人員有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等官員。首先由海貿會代表人表示委員服務處將正式跨海提供臺商服務,並以達成世界性組織的目標努力。張俊雄院長致詞表示對於能參加海貿會成立大會感到榮幸,而自政府開放民眾至大陸探親以來,海峽兩岸關於經貿、文化、社會與各層面往來日益平凡,並希望在互動過程應以合作替代對抗。在國家永續發展過程中,兩岸關係一直是各界所關注焦點,因此海貿會是扮演前瞻與契合兩岸需要的重要腳色,而凝聚共識也是現今臺灣的重要課題。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出席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50禧年慶典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出席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50禧年慶典

本影片為行政院院長張俊雄於臺北國父紀念館出席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50禧年慶典。於會中先由聖歌隊代表進行獨唱,隨後張俊雄院長與現場教徒一同進行感恩禮拜唱聖歌,之後再由兒童合唱團表演聖歌。張俊雄院長表示兩個月前是馬偕博士逝世8周年的紀念會,並提及波蘭諾貝爾得獎主作家所著作的歷史小說─你往何處去,其內容記載當年羅馬帝國的尼祿王迫害基督徒。而今日紀念七星中會50禧年,在百年前是馬偕博士離開家鄉來到遙遠的臺灣鹿耳門,而他是為實踐信仰。張俊雄院長表示教會不只是封閉的建築,其資源應與社區、人民分享等,並參與人民苦難,而在921地震、土石流時都能看見基督教的關懷,而這些也是如今我們對信仰的回應。並提及過去的國民所得是130美金,但於去年增至13000美金,也闡述臺灣地狹人稠,也沒有石油或礦產,但我們依然秉持信心來創在現在臺灣的經濟奇蹟,而在過去歷經世界最長的戒嚴、政黨和平輪替,並由此實現臺灣的民主與人權,因此諸多國家認為這是臺灣的政治奇蹟。最後提及英國經濟學年周刊顯示臺灣全球健康指數排列第2。並闡述自民國40年至今,國人平均壽命均增加20歲以上。而臺灣的國民健保在國際上是令人稱羨。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出席「新紀元・新挑戰公益系列講座」但任「臺灣轉型新挑戰」主講人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出席「新紀元・新挑戰公益系列講座」但任「臺灣轉型新挑戰」主講人

本影片為行政院院長張俊雄於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出席「新紀元・新挑戰公益系列講座」並但任「臺灣轉型新挑戰」主講人。張俊雄院長表示臺灣已邁入21世紀,有人認為其是經濟發展的時代,而資訊、科技的發達要邁入國際化對於政治會帶來什麼衝擊,因此以臺灣轉型新挑戰與面對資訊時代臺灣政治的新未來做為議題討論。張俊雄院長將政治比喻為駕駛帆船,並以駕駛帆船須看風向 、目的地、水流來說明為何以此來比喻政治,闡述若不顧風向、水流一昧前往目的地,最終只有沉船下場,但若只注意風向而不顧目的地,結果只會原地打轉。並表示民意就是風向,若要透過民意求取中間數,又以時鐘智慧舉例,說明為正的人要能掌握時機來行中道,而中道非固定不變,會因不同因素而產生不同中道,再以中庸所述君子而時中以此展現政治的最高藝術。並由此表示民主較不可能意見一致,需在眾多意見中找到最大中間數,利用風力並鎖定目的地以達到政治理想,這就是人民賦予政治人物的任務。又提及孟子所述聖之時則以,表示臺灣在20年前發生的高雄事件,有諸多國際政治人物到行政院拜訪時,張俊雄院長闡述高雄事件以主張在現今民主政治來看是十分正常,但在過去戒嚴時叛國的言論就是唯一處以死刑,而當時其中的被告之一就是現在的副總統呂秀蓮,那時所有律師皆被政府警告不准為其辯護。而在上述過程中,臺灣有世界最長戒嚴、軍事統治,但卻能在去年以和平方式透過選舉進行政黨輪替與政權轉移,所以世界諸多國家認為這是臺灣了不起的政治成就,但為何稱其為政治奇蹟是因為政府知道人民的需要,也知道要以和平且無動亂的方式語顧及人民安全,就像駕駛帆船一樣,而這就是時鐘與駕駛帆船的道理,並透過前輩與海內外人民共同締造奇蹟,也因為知道人民所需是安定、民主的人權,因此可知為何要將政治比喻成帆船。而後經濟奇蹟成功締造,如今也邁入21世紀,臺灣現在有很多問題出自政治環境與制度操作不良,假如有好的出路這種種問題將迎刃而解。而當網際網路改變整個世界,比如每周上網時間等。最後張俊雄院長表示我們度過大風大浪,保持信心一定能突破困難,而最近受世界不景氣影響,美國資訊業趨緩而高科技與半導體也受衝擊,因此臺灣出口才會降低,臺灣經濟發展每遇挑戰要通則變變則通並秉持信心,而過去在40年的戒嚴與軍事統治上,都能透過政黨輪替與和平轉移,而其也是因為全國人民已進步到這個標準。也闡述參加臺大醫院公館院區的啟用典禮,表示臺灣不僅在經濟、政治上有所成就,在健康保健與衛生方面也是極有成效經驗,並提及英國經濟學年周刊顯示臺灣全球健康指數排列第2,也闡述自民國40年至今,國人平均壽命均增加20歲以上,而在921大地震發生時也沒有傳染病發生,並且在桃芝颱風至今,雖部分災區還須倚靠空投維持,但院長依然鼓舞醫護人員要堅持救災。而臺灣的國民健保在國際上是令人稱羨,也希望其能往永續經營制度發展。於致詞後由高雄市副市長林永堅贈予張俊雄院長獎牌及紀念品並合照留影。此活由高雄市政府、高雄縣政府、屏東縣政府、中時報系及洪鈞培文教基金會聯合主辦。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出席第三屆全國社區大學工作研習營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出席第三屆全國社區大學工作研習營

本影片為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出席第三屆全國社區大學工作研習營。張俊雄院長致詞表示能出席此活動感到榮幸,並提及當民眾談及成就時會說經濟成就,而談及臺灣經驗時會說我國有世界最長戒嚴、政黨輪替中政權和平轉移的政治奇蹟等。也闡述今日參加臺大醫院公館院區的啟用典禮,表示臺灣不僅在經濟、政治上有所成就,在健康保健與衛生方面也是極有成效經驗,並提及英國經濟學年周刊顯示臺灣全球健康指數排列第2,也闡述自民國40年至今,國人平均壽命均增加20歲以上,而臺灣的國民健保在國際上是令人稱羨,也希望其能往永續經營制度發展。最後張俊雄院長表示社區大學是走在世界尖端,以舉臺大教授透過歷史結合飲食來說明歷代飲食為例,並以社區結合大學的成功經驗,體現社區大學所學知識是實用理論、人民所需與社區所需。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出席臺大醫院公館院區啟用典禮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出席臺大醫院公館院區啟用典禮

本影片為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出席臺大醫院公館院區啟用典禮。於會中由張俊雄院長與在場嘉賓一同進行授牌儀式,隨後與總統夫人吳淑珍等嘉賓一同進行啟用儀式。之後由總統夫人吳淑珍致詞祝賀。張俊雄院長致詞提及臺灣的經歷是經濟奇蹟,在政黨輪替中政權和平轉移的政治奇蹟,但其中卻遺漏最重要的醫療奇蹟,並提及英國經濟學年周刊顯示臺灣全球健康指數排列第2,且闡述自民國40年至今,國人平均壽命均增加20歲以上,也表示臺灣的國民健保在國際上是令人稱羨,也希望其能往永續經營制度發展。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視察行政院青輔會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視察行政院青輔會

本影片為行政院院長張俊雄視察行政院青輔會。與會人員有行政院副院長來英照、新聞局局長鍾琴、研考會主委林嘉誠等各部會官員。於會前林芳玫主委向張俊雄院長一一介紹在場的青輔會同仁。張俊雄院長表示青年是社會中階與國家棟樑,而新世紀的青年在競爭社會中,透過充實專業的知識來應對。而輔導工作對於政府是極為重要,倘若輔導效率好則社會提升增進進步,反之則導致社會動亂。因此青輔會該如何提供青年在教育、就業與休閒等基本需求,與配合國家整體建設藍圖,並訂前瞻性的輔導政策,是當前政府須探討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