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第 10 至 17 項結果,共 17 項

本網站資料係外交部典藏 相關資料將陸續更新

臺灣站起來-中華民國國情簡介

此影片從邁向21的現代往回溯源,講述臺灣歷史的脈絡。尊重弱勢族群、促進族群融合等新觀念使臺灣民主有了更新的起步。從殖民時期,到中華民國政府遷臺至今日,因政策的實施國民經濟水準提升,農業產值提高、紡織工業興起、土地都市化、消費市場國際化,各項教育建樹提高了就業人口,臺灣的電子工業也歷經產業升級成功,度過各種經濟危機。在有了全民健保後,生態保育和環境維護的立法的通過,我國不斷地在經濟持續發展及國土保安的兩權中找機會。更提及公益慈善聞名國際的,佛教慈濟基金會之影響力與貢獻,我國不乏積極參與各類國際組織。我們已從追求民主富裕的過程走出困境,民主如今成為臺灣的生活方式,在政黨輪替後我們將和所有崇尚民主自由的國家,共同做好地球村公民的責任。

Sharing the Taiwan Experience: A Brief Look at the Republic of China

此影片介紹中華民國的建國以來的臺灣經驗。從土地改革、十項建設談起,邁向自由化、國際化的發展藍圖,到經濟實力的展現,再經由民主化的推動而有了內政上的改革。臺灣地區政治、經濟的成功,主要力量源自教育程度的普及提升。而國人在藝術方面的創作常包含著對時代的省思與緬懷。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政府警覺到環境保護的重要,因而設立多座國家公園,訂立野生動物保護法。在1995 年推動全民健保同時,政府還將落實國民年金制度、失業救濟制度等不同的社會福利政策。而高度自由化、國際化的總體經濟環境讓我國成為亞太營運中心。更透過實質外交關係與經貿合作,擴大彼此的科技及文化交流。中華民國除了國際間的善意援助、實質互動之外,更希望能積極地參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

分享臺灣經驗

此影片介紹中華民國的建國以來的臺灣經驗。從土地改革、十項建設談起,邁向自由化、國際化的發展藍圖,到經濟實力的展現,再經由民主化的推動而有了內政上的改革。臺灣地區政治、經濟的成功,主要力量源自教育程度的普及提升。而國人在藝術方面的創作常包含著對時代的省思與緬懷。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政府警覺到環境保護的重要,因而設立多座國家公園,訂立野生動物保護法。在1995 年推動全民健保同時,政府還將落實國民年金制度、失業救濟制度等不同的社會福利政策。而高度自由化、國際化的總體經濟環境讓我國成為亞太營運中心。更透過實質外交關係與經貿合作,擴大彼此的科技及文化交流。中華民國除了國際間的善意援助、實質互動之外,更希望能積極地參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

中華民國的社會福利

本影片講述中華民國在政府的領導下推動各項社會福利政策。在兒童的各項教育方面,除了一般學科也積極推動品格教育及才藝,並推行兒童福利法。在青少年方面也推動張老師服務以解決青少年煩惱。在老人照護方面政府興建許多建設,並給予足夠的醫療資源,此外也舉辦許多活動以供參加。在弱勢族群方面給予足夠的醫療資源、教育資源及就業服務。我國政府也致力推廣全民健保、社會住宅、就業服務。

行政院院長游錫堃贈勳衛生署長李明亮

本影片為行政院院長游錫堃於行政院大禮堂贈勳衛生署署長李明亮。該行程與會人員有衛生署署長李明亮、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蔡英文等官員。李明亮署長向與會人員握手致意,隨後游錫堃院長步入大禮堂進行頒贈典禮。游錫堃院長頒發一等功績勳章給予即將卸任的衛生署長李明亮,表揚李署長推展相關業務的努力及貢獻。於頒贈典禮後游錫堃院長致詞,表示李明亮署長是一位兼具「菩薩心腸」的紳士,同時對全民健保業務卻展現了「霹靂手段」,並在李明亮署長身上可清楚感受「尊重生命,眾生平等」的佛學理念,最後感謝李明亮署長及衛生署全體同仁的付出與努力。接著李明亮署長致詞,對總統、院長、工作同仁表示感謝。於致詞後與會代表向李明亮署長獻花,最後李明亮署長向游錫堃院長握手致意。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蒞臨立法院厚生會第十二任會長交接典禮致詞

本影片為行政院院長張俊雄蒞臨立法院厚生會第12任會長交接典禮。第12任立法院厚生會由郝龍斌卸任會長一職,並與賴清德交接其職位,新任會長賴清德委員為臺南市醫師公會現任監事,原任厚生會副會長,賴清德委員就任會長後,副會長由陳振盛委員接任。對於能出席厚生會的交接典禮張俊雄院長表示感到高興,且是第三度參與,並指出厚生會是儲備部會首長與縣市長的最佳所在,並對其感到推崇與敬佩,且厚生會的問政專業是非常良好的典範。鑒於行政院與厚生會良好的互動之下,期望能促使與立法院間的良好關係。厚生會以正德、利用、厚生作為服務宗旨來關心民生議題,並由立法院同仁在醫療與保健等方面一起努力。

副總統兼行政院院長連戰專訪節目

本影片為「與連副總統有約」專訪節目。連戰副總統於節目中表示行政院除財金之外政治、法律、外交、國防、農工商教育的,各方面都會全面來顧全大局。在82年2月到行政院服務,可以說經濟非常衰退,國民所得不超過一萬,投資意願非常低落,國家債務攀升快速,因此特別注重經濟振興、行政革新,還有12項基礎建設,6年國建濃縮起來,減少政府過重負擔,這些工作有效果,但覺得臺灣要發展進步,這些還不夠,必須經濟脫胎換骨,唯一道路就是自由化、國際化,所以在核心工作計畫之外,又加上亞太營運中心觀念,讓臺灣市場與國際市場聯合起來。政策取向,經過長時間規劃、設計,同時重大政策都是由執政黨共識的政策。副總統在我國憲法規定明確,責任及功能為輔力總統,因此他沒有一個固定的權跟責,但有任務的安排必須全力以赴。李總統治國理念為快速現代化,現代化包括政治民主深化廣化,雖然民主政治發展快,但有很多缺點,經濟要脫胎換骨,還要再加一把勁,社會和公平更有正義,尤其是他重視的文化和教育,心靈的改革,一切從人的價值觀念做起,是一個很宏觀的理念,也是國家要走入21世紀必須走的一條路。以民為主,整個走向都要靠民意來主導和引導,頭家不只是一個權力,還是一個責任,所以每一位同胞民眾把自己的責任擔起來,做現代國家的主人,需要很多努力,在政治上法律上怎麼判斷,社會上怎麼貢獻等。修憲有好幾個主題,其中中央和地方權責的劃分,如何使整個組織更現代化更能因應未來的挑戰,對省籍自治選舉的停止,和省議會改為之意興的機關,主要原因臺灣情勢非常特殊的,中央和臺灣省重貼性太高,人口80%,面積98%,在這樣的情勢,行政效率、政府效能受到很大的影響,事實上50年代老總統就有考慮過這問題,很多年來都沒法解決,總統在就任第9屆就職典禮有提到要要請社會各界,對國家未來發展會議中間有一個重視。連宋心結主要還是談到國家走向、社會制度大問題,把他個人化,不是很寫實的。民主政治最可愛的一點就是大家對問題看法可以不一樣,但是經過民主的程序,凝聚大家的共識或大多數人的共識。民主政治裡的政黨之間基本上是競爭關係,但不排除合作,特定政策有共同的共識時可以合作。政黨之間基本理念有相當不同,所以希望維持競爭關係有合作機會,來改善政黨政治其中成熟度。引進不信任及解散制度,沒有照理想和規劃設計來推動,但也是邁了一大步,可以因應政黨政治發展各種情況,僵局的出現,新的憲法可以來因應。總統是民選的中心,也是國家安定的中心,尤其修憲總統賦予他可以解散國會的權力,國會是全民共識產生的。希望有朝一日兩岸的關係能緩和下來,兩岸三通要在甚麼基礎之上。香港自由經濟的體系和發展,受到很多重視和關注,經濟方面還是會持續的發展,不過在政治方面會慢慢進入緊鎖階段,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的國家,表示臺商不能夠忘記自己也是中民國的國民,從1912年成立到今天的一個獨立主權國家,不是殖民地,民主的國家民眾是主人,民眾的意願我們必須要尊重,政府不能把民眾的權益當籌碼,基本原則要把它用清楚,希望香港回歸中國手上,那民主自由繁榮可以影響到更多中國人,孫中山先生第一次接受到西方思想就是在香港,不只影響臺灣中華民國和香港關係上主要還是經濟,對雙方都有影響。自由經濟體系資本市場可以在自由穩健的方式之下來發展,近期來我們的經濟不但復甦,原因為第一、剛到行政院股價3000多點,因為對大陸投資影響我們自己的發展;第二、市場已經開放,除了自己的資金,也有很多國際的資金;第三、經濟轉型相當的成功,對高科技的輸出產值高達46%。核心的計畫、自由化國際化想法,在那之上要提升國家競爭力,包括科技的發展、生活品質的改善、基礎建設的增加、人才菁英培育等總合起來,中華民國競爭力提升起來,在公元2000年時,民主可以更深化廣化的國家,國民所得大概在1萬8500元美金左右,維持在溫和中途的成長,大概是6.5左右,這樣的成績在4小龍裡已經是龍頭,社會上國家更公平,除了全民健保推動、教育多元化有彈性、實施國民年金。對於要競選總統還是要看國家的需要、社會的意見、民眾的支持度都需要去了解。希望年輕一代要有宏觀的思維,用大格局思考模式。認為南向政策是正確的。表示今年兩岸關係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香港回歸的代表大會,領導人是到美國訪問,都應該以和平的大環境來進行,未來還是要看環境和條件。表示和人相處都是一回生二回熟,對於重大刑案產生指標的功能,整個社會和其他現代民主的國家來比沒有特殊的高犯罪率,但不是說治安是好的不得了,不能這麼說。教育制度問題,為了改善教育成立教育改革委員會,共有54項具體的建議,包括有大專階層、中等教育、國民教育、職業教育和終生教育等等,現在都有共識,如何落實這些建議,國民的教育及職業的教育。

行政院院長連戰接見醫界代表

本影片為民國84年5月2日行政院院長連戰於行政院大禮堂接見醫界代表。連戰院長步入禮堂後逐一向來賓握手寒暄,衛生署署長張博雅於一旁介紹與會貴賓,隨後進行致詞,表示全民健保開辦至今已兩個多月時間,全國民眾也都非常關心健保制度的運作與發展,希望藉著今天這個機會,讓大家好好的了解健保的一切運作以及未來發展。隨後進行自助餐會。行政院副院長徐立德、行政院秘書長趙守博等人皆出席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