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ucianism in Taiwan 臺灣文化的特色不單單只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其中還受日本文化很大的衝擊,導致臺灣整體顯露出一種「擁抱殖民現代性」的特質。臺灣社會上處處能體現儒家思想的精神,其深遠的影響在其他華人社會也是無法比擬的。臺灣人在人際關係、道德、教育和家庭上都非常重視,以儒家君子的價值觀做人處事。這些價值觀奠定了該國穩定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基礎。片中展示了儒家文化如何在臺灣流傳至今,使得儒家思想得以由傳統進入現代,與現代經濟活動產生關係,其中還考察儒家價值體系的創新以及傳統漢字的內在美。 查看內容
Images of Taipei 此影片介紹臺灣的首善之都臺北。臺北盆地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及城市景觀,觀光果園及茶園帶動了全臺北市的民生經濟,全面綠化的公園建設帶給民眾在有限休閒空間裡的好環境,而環保教育和民主政治的落實則從教育開始,每年營利事業總額近兩兆美也吸引了周邊城市數以百萬人,造成擁擠的人潮與交通,這裡的建築嶄露中西文化的融合,社區文化重建與藝文活動更是如火如荼的展開,而體育活動一向也是臺北市提倡「德、智、體、群、美」五育教學的重點之一。河畔休閒區域也隨著臺北生活品質的提昇愈來愈多。不僅是新興建築,這裡仍保有殖民所留下的歷史遺跡,在蚋變為國際大都會的進度過程中,臺北對於不同文化及傳統具有廣大的包容性。 加入申請授權清單
臺北映像 此影片介紹臺灣的首善之都臺北。臺北盆地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及城市景觀,觀光果園及茶園帶動了全臺北市的民生經濟,全面綠化的公園建設帶給民眾在有限休閒空間裡的好環境,而環保教育和民主政治的落實則從教育開始,每年營利事業總額近兩兆美也吸引了周邊城市數以百萬人,造成擁擠的人潮與交通,這裡的建築嶄露中西文化的融合,社區文化重建與藝文活動更是如火如荼的展開,而體育活動一向也是臺北市提倡「德、智、體、群、美」五育教學的重點之一。河畔休閒區域也隨著臺北生活品質的提昇愈來愈多。不僅是新興建築,這裡仍保有殖民所留下的歷史遺跡,在蚋變為國際大都會的進度過程中,臺北對於不同文化及傳統具有廣大的包容性。 加入申請授權清單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ITS CIUNTRY ITS PEOPLE PART1 此影片介紹中華民國地理位置,海洋生態、自然環境,與開發的休憩地、風景區、十大建設等。更提到在漢民族來臺開墾前,南島語族與祖先遷徙的歷史,循先人留下的建築探索,講述海權時代外國勢力的入侵與臺灣近代史。臺灣不斷經歷了殖民與革新,直到今天經建發達,政局穩定,在傳統與歷史的見證下發展出多元與現代並存的特質。 加入申請授權清單
吾土吾民(上) 此影片介紹中華民國地理位置,海洋生態、自然環境,與開發的休憩地、風景區、十大建設等。更提到在漢民族來臺開墾前,南島語族與祖先遷徙的歷史,循先人留下的建築探索,講述海權時代外國勢力的入侵與臺灣近代史。臺灣不斷經歷了殖民與革新,直到今天經建發達,政局穩定,在傳統與歷史的見證下發展出多元與現代並存的特質。 加入申請授權清單
李登輝總統及副總統兼行政院院長連戰舉行中外記者聯誼茶會 本影片為民國86年7月3日李登輝總統及副總統兼行政院院長連戰舉行中外記者聯誼茶會。李登輝總統於臺上致詞,提及香港的主權移轉及未來發展受到國際社會的關切和重視。我政府對此一重大歷史事件更為關切,更加重視。香港是中國固有的領土,如今能結束一百多年來的英國殖民統治,意義相當深遠,我們也感到欣慰。希望主權轉移之後的香港能繼續維持自由、安定、繁榮與法治,最近才開始的民主化也能隨之加速,這樣才能體現告別殖民時代的真正意義。中華民國向來關心香港情勢的演變和香港同胞的福祉,也非常重視臺、港兩地的關係。因此我們繼續維持派駐在香港的機構及制定相關法律,以加強服務香港同胞和促進臺、港兩地關係的發展。155年前造成香港脫離中國的中英南京條約,137年前造成九龍脫離中國的中英北京條約,以及99年前把新界租借給英國的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目前都仍保存在中華民國。也就是說,中華民國於86年前滿清政府覆亡後成立,雖然管轄地區自民國38年起有所變更,但是做為一個主權國家的資格和地位,始終未曾改變。我們更要呼籲中共當局以具體的作法,創造有利的條件,讓這個世界的金融、貿易及轉運中心繼續發揚光大。從歷史或政治的角度來分析,臺灣的情況和香港有很大不同,大陸當局固然可以用它所謂的「一國兩制」把香港納入它的統治,但是它想用同樣的方法來處理海峽兩岸分治的局面。因為治理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已經澈底民主化,絕大多數的國民都不贊同中共所主張的國家統一模式。同時,我們所關心的國家統一,也不只是形式上的統一,我們更重視統一的內涵,就是海峽兩岸包括香港、澳門,都應該統一在民主、自由、均富原則之下。在達到這個崇高的目標前,分治兩岸的兩個政治實體既然互不隸屬,就應該在國際上各自擁有合理的活動空間,以理性務實的態度互相對待,讓歷史留下的問題能夠在和平的大環境中得到解決的方法。事實上,中華民國為促進兩岸關係,做出了許多努力,於民國80年宣告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不再主張以武力方式來處理國家統一問題,充份表明了我們開創海峽和平環境的誠意。在去年5月的就職演說中也表示願意到大陸從事「和平之旅」,然而,我們向全體中國人和國際社會所展現的這些具體行動,一直未能獲得大陸當局相對的回應。直到現在,大陸當局一方面宣傳「和平統一」,一方面揚言不放棄對臺灣使用武力,表露了霸權的心態,不但嚴重阻撓了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也威脅到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定。並在此重申,民國84年4月8日發表的六點主張,及民國85年10月21日的談話,仍舊是中華民國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政策基礎。唯有從本人的六項主張和江澤民先生的八點看法中,探尋最大的共識,化異求同,而不是將一方的意志強加於另外一方,兩岸關係的發展才會有更好的遠景。我們更認為大陸的改革與開放、臺灣的進一步鞏固政治民主化與經濟自由化、香港的持續進步與繁榮,是所有中國人共同樂見的發展。以及鄭重宣示,臺灣不是香港,中華民國在臺灣2150萬的人民致力追求民主,捍衛自由的決心和成就,絕不容忽視與否定。我們永遠不放棄自由的制度,也永遠不放棄和平的希望。相信只要發揮智慧與耐心,一定可以為兩岸三地的互利共榮開創新局。接著連戰副總統以中英文回覆問答,其中表示為兩岸三通之外還有很多其他聯繫應當加強,和大陸絕不只三方面,開闊這關係不是對彼此之間加強控制,而是促進交流達到互利互惠的方式,並以平等的方式促進,問題是中國大陸一直視我們為地方政府,所以成立一個特區,通過立法之後,可以展開各層次的交流,也不必矮化特區或是地方政府;也表示出生為第9代的臺灣人,為了反抗日本殖民,因此搬回大陸,回臺時臺灣已光復,雖沒在日本殖民主義鐵蹄之下過一天,不過了解人民的痛苦,香港回歸中國懷抱裡很高興,但感想還是非常複雜,收服了應該收服的土地和人民,不過能不能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和平安定社會是很大的疑問及疑慮,無論是基本法,香港人民沒有主動積極的參與,但希望大家繼續來努力,中華民國2150萬同胞在臺灣地區,願意他們建組密切關係,尤其一直是密切的經濟貿易夥伴、文化交流、觀光旅遊方面來往,希望未來能比過去更為發展。最後連戰副總統與新聞局局長李大維一同步行離開。 加入申請授權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