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第 10 至 18 項結果,共 25 項

本網站資料係外交部典藏 相關資料將陸續更新

行政院院長蕭萬長接見香港新聞媒體訪問團一行

本影片為民國88年5月26日行政院院長蕭萬長於行政院接待室接見香港新聞媒體訪問團一行。蕭萬長院長步入接待室後一一與來賓握手致意並收取名片,訪團代表向院長介紹同行成員,其中包含民報、經濟日報、太陽報、鳳凰衛視、蘋果日報等媒體人員,雙方就座後進行會談。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蘇起陪同接見。

行政院副院長劉兆玄先生接見香港自由黨主席李鵬飛

本影片為民國87年8月3日行政院副院長劉兆玄於行政院接待室接見香港自由黨主席李鵬飛夫婦一行。劉兆玄副院長步入會客室後一一與貴賓握手表示歡迎,雙方就座後進行會談。李鵬飛夫婦一行於8月5日由陸委會主委張京育陪同到總統府晉見總統,就一國兩制、經濟議題廣泛的交換意見。香港自由黨主席李鵬飛夫婦率領的訪問團成員包含立法會議員劉慧卿、陸恭蕙、李華明、陳鑑林及嶺南大學副校長饒美蛟、科技大學教授雷鼎鳴、中文大學副校長廖柏偉、浸信大學教授林潔珍。

副總統兼行政院院長連戰專訪節目

本影片為「與連副總統有約」專訪節目。連戰副總統於節目中表示行政院除財金之外政治、法律、外交、國防、農工商教育的,各方面都會全面來顧全大局。在82年2月到行政院服務,可以說經濟非常衰退,國民所得不超過一萬,投資意願非常低落,國家債務攀升快速,因此特別注重經濟振興、行政革新,還有12項基礎建設,6年國建濃縮起來,減少政府過重負擔,這些工作有效果,但覺得臺灣要發展進步,這些還不夠,必須經濟脫胎換骨,唯一道路就是自由化、國際化,所以在核心工作計畫之外,又加上亞太營運中心觀念,讓臺灣市場與國際市場聯合起來。政策取向,經過長時間規劃、設計,同時重大政策都是由執政黨共識的政策。副總統在我國憲法規定明確,責任及功能為輔力總統,因此他沒有一個固定的權跟責,但有任務的安排必須全力以赴。李總統治國理念為快速現代化,現代化包括政治民主深化廣化,雖然民主政治發展快,但有很多缺點,經濟要脫胎換骨,還要再加一把勁,社會和公平更有正義,尤其是他重視的文化和教育,心靈的改革,一切從人的價值觀念做起,是一個很宏觀的理念,也是國家要走入21世紀必須走的一條路。以民為主,整個走向都要靠民意來主導和引導,頭家不只是一個權力,還是一個責任,所以每一位同胞民眾把自己的責任擔起來,做現代國家的主人,需要很多努力,在政治上法律上怎麼判斷,社會上怎麼貢獻等。修憲有好幾個主題,其中中央和地方權責的劃分,如何使整個組織更現代化更能因應未來的挑戰,對省籍自治選舉的停止,和省議會改為之意興的機關,主要原因臺灣情勢非常特殊的,中央和臺灣省重貼性太高,人口80%,面積98%,在這樣的情勢,行政效率、政府效能受到很大的影響,事實上50年代老總統就有考慮過這問題,很多年來都沒法解決,總統在就任第9屆就職典禮有提到要要請社會各界,對國家未來發展會議中間有一個重視。連宋心結主要還是談到國家走向、社會制度大問題,把他個人化,不是很寫實的。民主政治最可愛的一點就是大家對問題看法可以不一樣,但是經過民主的程序,凝聚大家的共識或大多數人的共識。民主政治裡的政黨之間基本上是競爭關係,但不排除合作,特定政策有共同的共識時可以合作。政黨之間基本理念有相當不同,所以希望維持競爭關係有合作機會,來改善政黨政治其中成熟度。引進不信任及解散制度,沒有照理想和規劃設計來推動,但也是邁了一大步,可以因應政黨政治發展各種情況,僵局的出現,新的憲法可以來因應。總統是民選的中心,也是國家安定的中心,尤其修憲總統賦予他可以解散國會的權力,國會是全民共識產生的。希望有朝一日兩岸的關係能緩和下來,兩岸三通要在甚麼基礎之上。香港自由經濟的體系和發展,受到很多重視和關注,經濟方面還是會持續的發展,不過在政治方面會慢慢進入緊鎖階段,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的國家,表示臺商不能夠忘記自己也是中民國的國民,從1912年成立到今天的一個獨立主權國家,不是殖民地,民主的國家民眾是主人,民眾的意願我們必須要尊重,政府不能把民眾的權益當籌碼,基本原則要把它用清楚,希望香港回歸中國手上,那民主自由繁榮可以影響到更多中國人,孫中山先生第一次接受到西方思想就是在香港,不只影響臺灣中華民國和香港關係上主要還是經濟,對雙方都有影響。自由經濟體系資本市場可以在自由穩健的方式之下來發展,近期來我們的經濟不但復甦,原因為第一、剛到行政院股價3000多點,因為對大陸投資影響我們自己的發展;第二、市場已經開放,除了自己的資金,也有很多國際的資金;第三、經濟轉型相當的成功,對高科技的輸出產值高達46%。核心的計畫、自由化國際化想法,在那之上要提升國家競爭力,包括科技的發展、生活品質的改善、基礎建設的增加、人才菁英培育等總合起來,中華民國競爭力提升起來,在公元2000年時,民主可以更深化廣化的國家,國民所得大概在1萬8500元美金左右,維持在溫和中途的成長,大概是6.5左右,這樣的成績在4小龍裡已經是龍頭,社會上國家更公平,除了全民健保推動、教育多元化有彈性、實施國民年金。對於要競選總統還是要看國家的需要、社會的意見、民眾的支持度都需要去了解。希望年輕一代要有宏觀的思維,用大格局思考模式。認為南向政策是正確的。表示今年兩岸關係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香港回歸的代表大會,領導人是到美國訪問,都應該以和平的大環境來進行,未來還是要看環境和條件。表示和人相處都是一回生二回熟,對於重大刑案產生指標的功能,整個社會和其他現代民主的國家來比沒有特殊的高犯罪率,但不是說治安是好的不得了,不能這麼說。教育制度問題,為了改善教育成立教育改革委員會,共有54項具體的建議,包括有大專階層、中等教育、國民教育、職業教育和終生教育等等,現在都有共識,如何落實這些建議,國民的教育及職業的教育。

李登輝總統及副總統兼行政院院長連戰舉行中外記者聯誼茶會

本影片為民國86年7月3日李登輝總統及副總統兼行政院院長連戰舉行中外記者聯誼茶會。李登輝總統於臺上致詞,提及香港的主權移轉及未來發展受到國際社會的關切和重視。我政府對此一重大歷史事件更為關切,更加重視。香港是中國固有的領土,如今能結束一百多年來的英國殖民統治,意義相當深遠,我們也感到欣慰。希望主權轉移之後的香港能繼續維持自由、安定、繁榮與法治,最近才開始的民主化也能隨之加速,這樣才能體現告別殖民時代的真正意義。中華民國向來關心香港情勢的演變和香港同胞的福祉,也非常重視臺、港兩地的關係。因此我們繼續維持派駐在香港的機構及制定相關法律,以加強服務香港同胞和促進臺、港兩地關係的發展。155年前造成香港脫離中國的中英南京條約,137年前造成九龍脫離中國的中英北京條約,以及99年前把新界租借給英國的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目前都仍保存在中華民國。也就是說,中華民國於86年前滿清政府覆亡後成立,雖然管轄地區自民國38年起有所變更,但是做為一個主權國家的資格和地位,始終未曾改變。我們更要呼籲中共當局以具體的作法,創造有利的條件,讓這個世界的金融、貿易及轉運中心繼續發揚光大。從歷史或政治的角度來分析,臺灣的情況和香港有很大不同,大陸當局固然可以用它所謂的「一國兩制」把香港納入它的統治,但是它想用同樣的方法來處理海峽兩岸分治的局面。因為治理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已經澈底民主化,絕大多數的國民都不贊同中共所主張的國家統一模式。同時,我們所關心的國家統一,也不只是形式上的統一,我們更重視統一的內涵,就是海峽兩岸包括香港、澳門,都應該統一在民主、自由、均富原則之下。在達到這個崇高的目標前,分治兩岸的兩個政治實體既然互不隸屬,就應該在國際上各自擁有合理的活動空間,以理性務實的態度互相對待,讓歷史留下的問題能夠在和平的大環境中得到解決的方法。事實上,中華民國為促進兩岸關係,做出了許多努力,於民國80年宣告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不再主張以武力方式來處理國家統一問題,充份表明了我們開創海峽和平環境的誠意。在去年5月的就職演說中也表示願意到大陸從事「和平之旅」,然而,我們向全體中國人和國際社會所展現的這些具體行動,一直未能獲得大陸當局相對的回應。直到現在,大陸當局一方面宣傳「和平統一」,一方面揚言不放棄對臺灣使用武力,表露了霸權的心態,不但嚴重阻撓了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也威脅到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定。並在此重申,民國84年4月8日發表的六點主張,及民國85年10月21日的談話,仍舊是中華民國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政策基礎。唯有從本人的六項主張和江澤民先生的八點看法中,探尋最大的共識,化異求同,而不是將一方的意志強加於另外一方,兩岸關係的發展才會有更好的遠景。我們更認為大陸的改革與開放、臺灣的進一步鞏固政治民主化與經濟自由化、香港的持續進步與繁榮,是所有中國人共同樂見的發展。以及鄭重宣示,臺灣不是香港,中華民國在臺灣2150萬的人民致力追求民主,捍衛自由的決心和成就,絕不容忽視與否定。我們永遠不放棄自由的制度,也永遠不放棄和平的希望。相信只要發揮智慧與耐心,一定可以為兩岸三地的互利共榮開創新局。接著連戰副總統以中英文回覆問答,其中表示為兩岸三通之外還有很多其他聯繫應當加強,和大陸絕不只三方面,開闊這關係不是對彼此之間加強控制,而是促進交流達到互利互惠的方式,並以平等的方式促進,問題是中國大陸一直視我們為地方政府,所以成立一個特區,通過立法之後,可以展開各層次的交流,也不必矮化特區或是地方政府;也表示出生為第9代的臺灣人,為了反抗日本殖民,因此搬回大陸,回臺時臺灣已光復,雖沒在日本殖民主義鐵蹄之下過一天,不過了解人民的痛苦,香港回歸中國懷抱裡很高興,但感想還是非常複雜,收服了應該收服的土地和人民,不過能不能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和平安定社會是很大的疑問及疑慮,無論是基本法,香港人民沒有主動積極的參與,但希望大家繼續來努力,中華民國2150萬同胞在臺灣地區,願意他們建組密切關係,尤其一直是密切的經濟貿易夥伴、文化交流、觀光旅遊方面來往,希望未來能比過去更為發展。最後連戰副總統與新聞局局長李大維一同步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