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所有 3 個結果

本網站資料係外交部典藏 相關資料將陸續更新

國家建設系列-回顧與前瞻

本影片講述我國國家建設歷程與前瞻。民國40年代退輔會主委蔣經國推動橫貫中央山脈公路,當時工程建設以勞力為主。民國55年興建曾文水庫,建設工程施工由人力密集轉為以重機械施工為主。民國63年政府全力興建十項建設工程,鐵路電氣化工程、中山高速公路、北迴鐵路工程、蘇澳港、臺中港、大鍊鋼廠、造船廠、核能電廠、石化工業工程。我國亦在新加坡、埃及、沙烏地阿拉伯承辦多項軍事工程。政府在更興建12項及14項建設,發電廠、水庫、海底隧道、南迴鐵路、中油液化天然氣建港、臺北市鐵路地下化、地下鐵松山線與臺北都會區捷運系統、北二高、衛生下水道、汙水處理廠、焚化爐、榮民總醫院、中正紀念堂、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等工程。民國80年行政院村院長郝柏村推出國家建設六年計劃,興建北部第二高速公路、規畫環島高速公路網、改善西部濱海快速道、興闢東西向12條快速道路、都會區快速道路、規劃大眾運輸路網,以及新編多處工業區、新市鎮開發,除了經濟建設還包括文化、社會、教育、醫療等層面等軟硬體建設。國建六年計劃後以拓展外貿為主導發展技術密集的精密工業。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參加高雄車站共構先期工程開工典禮

本影片為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參加高雄車站共構先期工程開工典禮。在聽取報告後張俊雄院長致詞表示高雄車站共構工程對於高雄發展實為重要,開工後也可帶動周邊建設,並提及高捷R11等工程建設。隨後在高雄市市長謝長廷的陪同下與在場嘉賓官員一起手持鐵鏟為高雄車站共構先期工程進行動土儀式並一一握手致意。

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參加中國工程師學會暨各專門學會90年聯合年會

本影片為民國90年5月29日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參加中國工程師學會暨各專門學會90年聯合年會。張俊雄院長於臺上發表致詞,說明21世紀的全球競局與過去大相逕庭,提及農業時代依靠天氣,工業時代依靠體力,商業時代則依靠腦力,而現今則要以速度創新與知識資本為主,才能在E世紀的新經濟時代領先國際,且目前政府推動知識經濟發展方案,來建構創意與品質兼具的經濟體制。並表示臺灣未來重大施政建設的優劣成敗與各項工程建設的品質與技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