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出席「新紀元・新挑戰公益系列講座」但任「臺灣轉型新挑戰」主講人

本影片為行政院院長張俊雄於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出席「新紀元・新挑戰公益系列講座」並但任「臺灣轉型新挑戰」主講人。張俊雄院長表示臺灣已邁入21世紀,有人認為其是經濟發展的時代,而資訊、科技的發達要邁入國際化對於政治會帶來什麼衝擊,因此以臺灣轉型新挑戰與面對資訊時代臺灣政治的新未來做為議題討論。張俊雄院長將政治比喻為駕駛帆船,並以駕駛帆船須看風向 、目的地、水流來說明為何以此來比喻政治,闡述若不顧風向、水流一昧前往目的地,最終只有沉船下場,但若只注意風向而不顧目的地,結果只會原地打轉。並表示民意就是風向,若要透過民意求取中間數,又以時鐘智慧舉例,說明為正的人要能掌握時機來行中道,而中道非固定不變,會因不同因素而產生不同中道,再以中庸所述君子而時中以此展現政治的最高藝術。並由此表示民主較不可能意見一致,需在眾多意見中找到最大中間數,利用風力並鎖定目的地以達到政治理想,這就是人民賦予政治人物的任務。又提及孟子所述聖之時則以,表示臺灣在20年前發生的高雄事件,有諸多國際政治人物到行政院拜訪時,張俊雄院長闡述高雄事件以主張在現今民主政治來看是十分正常,但在過去戒嚴時叛國的言論就是唯一處以死刑,而當時其中的被告之一就是現在的副總統呂秀蓮,那時所有律師皆被政府警告不准為其辯護。而在上述過程中,臺灣有世界最長戒嚴、軍事統治,但卻能在去年以和平方式透過選舉進行政黨輪替與政權轉移,所以世界諸多國家認為這是臺灣了不起的政治成就,但為何稱其為政治奇蹟是因為政府知道人民的需要,也知道要以和平且無動亂的方式語顧及人民安全,就像駕駛帆船一樣,而這就是時鐘與駕駛帆船的道理,並透過前輩與海內外人民共同締造奇蹟,也因為知道人民所需是安定、民主的人權,因此可知為何要將政治比喻成帆船。而後經濟奇蹟成功締造,如今也邁入21世紀,臺灣現在有很多問題出自政治環境與制度操作不良,假如有好的出路這種種問題將迎刃而解。而當網際網路改變整個世界,比如每周上網時間等。最後張俊雄院長表示我們度過大風大浪,保持信心一定能突破困難,而最近受世界不景氣影響,美國資訊業趨緩而高科技與半導體也受衝擊,因此臺灣出口才會降低,臺灣經濟發展每遇挑戰要通則變變則通並秉持信心,而過去在40年的戒嚴與軍事統治上,都能透過政黨輪替與和平轉移,而其也是因為全國人民已進步到這個標準。也闡述參加臺大醫院公館院區的啟用典禮,表示臺灣不僅在經濟、政治上有所成就,在健康保健與衛生方面也是極有成效經驗,並提及英國經濟學年周刊顯示臺灣全球健康指數排列第2,也闡述自民國40年至今,國人平均壽命均增加20歲以上,而在921大地震發生時也沒有傳染病發生,並且在桃芝颱風至今,雖部分災區還須倚靠空投維持,但院長依然鼓舞醫護人員要堅持救災。而臺灣的國民健保在國際上是令人稱羨,也希望其能往永續經營制度發展。於致詞後由高雄市副市長林永堅贈予張俊雄院長獎牌及紀念品並合照留影。此活由高雄市政府、高雄縣政府、屏東縣政府、中時報系及洪鈞培文教基金會聯合主辦。

資訊

影片資訊

  • 播放時間長度:00:18:00
  • 檔案名稱:cca100069-df-a4_003090027-0002-u
  • 影片名稱: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出席「新紀元・新挑戰公益系列講座」但任「臺灣轉型新挑戰」主講人
  • 副題名:
  • 翻譯名稱:
  • 媒體類型:影帶
  • 類型:紀錄影片
  • 影片日期:90年8月11日
  • 備註:有聲

版權資訊

  • 出版/出品者:行政院新聞局
  • 製作者:行政院新聞局
  • 授權單位:外交部

延伸資訊

授權狀態

可授權

民國年份

90

語言

中文

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