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之美 第1集:臺灣四季、臺灣人的米食文化

資訊

影片資訊

  • 播放時間長度:00:56:28
  • 檔案名稱:MOFA110079CE-MV-00001
  • 影片日期:9月2日
  • 備註:(無備註事項)

影片摘要

本影片為臺灣之美第一集。
00:00:00~00:28:33 為第一段「臺灣四季-在這片土地上。」
本集影片全片無旁白,僅有由黃石先生所創作的音樂,配合影片內容來表達與詮釋屬於臺灣四季更替的絢麗、美不勝收的高山縱谷、澎湃熱情的海洋與勤奮工作的人民。此片也榮獲了休士頓影展廣告及推廣類獎項,透過音樂及風景去體會臺灣的人文民風與自然生態,表達臺灣人與自然的和諧情懷。配合著音樂曲調轉換,感受到四季的交疊更替,大自然與人們依著四季生活著,工作著,享受臺灣四季帶給臺灣的豐富樣貌及資源。臺灣的子民,像大海一樣兼容並蓄,彭湃的活力,在此扎根昂揚,辛勤的汗水,在大自然及人群中,灌溉著和諧與希望。臺灣的交通及發展,也越發進步,統整了南北及四方的交通,使人們來往更加便利。音樂隨之輕快熱鬧了起來,隨著科技的進步,臺灣的各產業也越發蓬勃,不管是遠洋漁業、農產品亦或是地方的民俗特色與文化傳統,不僅吸引了各地人潮也都促進了整個臺灣的蓬勃發展。臺灣各地區依地勢及地理特色所發展出不同的活動及景觀,也吸引了國內外各地人潮前來參與,並共享臺灣這片土地所帶來的驚奇與奧妙。

00:28:34~00:56:28為第二段「謝天-臺灣人的米食文化」
稻米在臺灣人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透過鏡頭帶領觀眾去看稻米的生長過程、農夫的耕作方式,以及相關的節慶與各式各樣,美味的米食製品。稻米不但豐富了臺灣人民的生活,也發展出了特殊的臺灣米食文化。十六世紀,葡萄牙人航行到臺灣時,把臺灣稱作「福爾摩沙」,即「美麗的島嶼」之意。當時臺灣的居民,以原住民為主,他們過著簡單的生活方式,以捕魚、打獵及畜牧維生。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來臺後,才引進了稻米文化。在探索臺灣稻米耕種歷史的過程中,始終有個謎團無法獲得解釋。臺灣南端的墾丁遺址,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史前文明。在考古學家所挖掘出的陶甕碎片中,有些還保留了米粒的痕跡,這是否表示臺灣早期的居民,已經知曉如何種稻?這樣的疑問,或許永遠也找不到答案。
在臺灣的部分地區,種植稻米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從春天的插秧開始。稻米生長的過程,與季節習習關關,且米在臺灣文化與習俗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與季節相互輝映,同時也反映出稻米從成長到收割的過程。
接著畫面轉向老農夫與水牛在春天犁地的畫面,肥沃的水田已準備好,等待著農人插秧。影片中,高齡七十多歲的郭老先生,彎腰,他插秧的敏捷以及熟練程度,完全看不出已上了年紀,看郭老先生快速且輕巧的將一枝枝的秧苗插在土壤中。臺灣的經濟發展,帶動了農耕方式的改變,目前臺灣大部分的稻田已由現代化的機械種稻方式,取代傳統勞力密集的耕種。從插秧到收割,農耕機可以完全取代人工,現代農民已不需向以往一樣,彎著腰在水深及膝的水田中工作,但對老一輩的老農夫們來說,仍清楚記得種稻的辛勞。白天工作結束後,郭老先生與家人們圍在餐桌旁吃飯,不管菜餚如何豐盛,白飯永遠都是大部分臺灣家庭的主食,然而臺灣社會雖已富裕許多,但對於歷經辛勞,從農田端上飯桌的米粒,那種傳種的珍惜感仍未消失。對臺灣來說,祭拜祖先為重要儀式,雖然拜拜與祭祀的字眼隱含著宗教信仰的成分,但這也代表著臺灣人對於先祖的敬重與追思。在臺灣人的家中,通常設有祭拜祖先的神桌,每家的神桌擺設都稍有不同,但在祭拜祖先時,一定少不了要在神桌上擺一碗米飯。即使夏天熱氣逼人,農民也沒有片刻休息,馬不停蹄的為稻田施肥、拔除雜草,確保稻苗健康的生長。太陽底下,在田間待上幾分鐘,汗水就如同小溪般留下,因此俗話說到「一粒米百粒汗」。一碗飯中平均 有四千顆米粒,真的是粒粒皆辛苦。臺灣人把稻米當作主食,它的重要性反映在許多層面上,其中也包括了臺灣人的語言,如:在街頭上碰面會問互相問候對方「吃飯沒?」、工作又被稱為「飯碗」、在穩定的政府機關工作則又被稱為「鐵飯碗」、男人沒出外工作靠女人維生則稱為「吃軟飯」、更糟的是若一個人對社會沒有貢獻則被稱為「米蟲」……等等諸如此類的用法,反映了稻米對臺灣社會如此之重要。在收割時期,臺灣的鄉下充滿活力,伴隨著收割工作的喧鬧聲,農耕機靈活地在田裡穿梭,收割寶貴的稻子,顯得生氣勃勃。機械化的耕種大大減輕了臺灣農夫們的負擔。在現代,農村勞力人口逐漸外移,若沒有這些機械協助收割,在以前,人手將會極度欠缺而導致收穫不佳,大自然四季循環生生不息,米是一種食物,也是一種儀式,他完全融入臺灣的社會生活中。臺灣人年復一年,辛苦的種植稻米,稻米也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臺灣人。

延伸資訊

授權狀態

可授權

民國年份

不詳

語言

中文

字幕

中文

媒體類型

影帶

內容類型

資料影片

出版-出品者

光華傳播事業總公司

製作者

華岡興業基金會

授權單位

外交部